蓝皮书:全国城市公共安全感指数普遍上升

发布者:智库网络管理小组发布时间:2021-09-17浏览次数:28

2021年9月15日,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国矿业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公共安全感蓝皮书: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报告(2020)》。

党的十九大报告点明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安全不仅直接关乎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最基本的保障,而且能够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建立起城市公共安全感是从心理层面上推进城市安全深度发展,其涉及的自然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治安安全、社会保障安全和信息安全9个方面,是平衡“人与自然”“生态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等几对重要关系的结合点。

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城市公共安全感指数达0.5016,而上年则为0.4783,增幅达4.87%,全国城市公共安全感指数普遍上升。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感,是各级政府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全国主要城市在公共安全上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是全国城市公共安全感指数普遍提升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全国城市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如上海市、成都市和合肥市等大力推动数字化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出了“科技让城市更安全”的发展路径。利用先进的科技能力,做好城市安全的事前风险管控,确保人力监督和科技监督双管齐下,落实主管部门和企业主体的责任,深入排查,尽早防护,不断推动城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确保应急人员和物资的快速调配。

综合对比上年调查结果,公共安全感排名上涨的城市有:北京(+18)、呼和浩特(+15)、南宁(+14)、哈尔滨(+13)、成都(+10)、银川(+9)、乌鲁木齐(+6)、武汉(+6)、广州(+5)、福州(+2)、太原(+2)。除了上述城市之外,也有城市排名虽然下降,但是公共安全感指数相对上年仍然有所提升,如海口的公共安全感指数从上年的0.4724上升到0.4737,但排名却下跌了2位。排名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水涨船高”:在全国主要城市争相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感的大背景下,进步缓慢会导致排位滞后;二是调查城市数的“扩容”:2019年调查新增了计划单列市,城市总数上升到36个,这也是部分主要城市相对排位下降的原因之一。

 

新闻来源:学习强国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084083026271927050&item_id=208408302627192705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