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国矿业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公共安全感蓝皮书: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报告(2020)》。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风险社会与自身社会转型的叠加期,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各类不安全因素亦夹杂共生,空前增加,尤其在城市。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使得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运行系统走向复杂化;另一方面则带来了社会化与社会问题并生、安全性与安全问题同行、社会进步与社会风险共存的局面,城市也由此成为当前并具发展性机遇和复杂性风险的特殊区域。城市公共安全作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良好的公共安全状况不仅是公民的基本需求、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更是衡量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蓝皮书构建了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36个城市(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公众安全感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蓝皮书研究指出,在全国城市分项公共安全感方面,各分项指标指数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自然安全感、生态安全感、交通安全感、治安安全感、公共卫生安全感、社会保障安全感、食品安全感、信息安全感。城市分项安全感指数能够反映全国城市居民对该项安全的满意程度,一般而言,分项安全感指数越高,表明全国城市居民对该项公共安全越满意。
结合2017~2019年全国城市分项公共安全感指数及排名,其中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和自然安全感连续3年都在前2名内,保持较高水平,而信息安全感则连续3年排名垫底。生态安全感和食品安全感排名变化幅度较大。交通安全感、治安安全感、公共卫生安全感和社会保障安全感排名变化不大,表现相对稳定。
新闻来源:学习强国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484963901704341701&item_id=8484963901704341701&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