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日合作项目研讨会暨启动会圆满召开

发布者:赵雨辰发布时间:2025-04-19浏览次数:10

416日上午,由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牵头承担的“火灾情景下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大客流应急疏散关键技术研究”中日合作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启动会在A508会议室举行。科技部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原主任邢继俊、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佘廉教授、日本GK设计集团上海公司总经理长田喜晃、营业部部长唐莹婷女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隆华教授、中南大学建筑学院原副院长黄锐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学院原副院长周铁军教授、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农兴中、设计师朱奕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赖文波教授,以及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于威、副院长闫庆武、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季经纬和闫怀林、土地资源管理系党支部书记王培俊等30余名师生出席会议。会议由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王义保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于威书记致欢迎辞,感谢科技部、中日专家及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强调该项目是中日防灾减灾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旨在破解城市轨道交通火灾应急疏散难题,服务国家公共安全战略。他表示,学院将全力推动跨学科跨国界协同创新,构建联合实验机制,加速成果转化,力争形成国际领先的应急疏散技术体系,为全球超大城市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方案”。王义保院长介绍了学院牵头组织该项目的背景、过程和课题组构成情况,强调了该项目成功获批对于凝练“'空天地井'多模态应急管理框架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出该框架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应急系统管理、安全消防工程、土管遥感技术、行管多元治理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可以打造国内高校专家同行的学术共同体,可以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学术交流,是2022年以来历经4年打造的最有价值的一项学科建设成果。

会上,项目组成员围绕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国际合作机制及示范应用计划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季经纬教授首先对项目进行了系统性汇报,阐明了火灾场景下应急疏散项目的关键技术、任务分工、进度安排、预期成果和考核机制。随后,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承担的内容闫怀林教授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及态势预测技术的研究任务进行了探讨,分享了技术路线和考核指标;王培俊副教授介绍了火灾情景下大客流人群监测与应急疏散决策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方案;赖文波教授梳理了火灾与大客流双风险因素影响下的应急疏散规划与治理研究特色和调研方案;朱奕豪博士结合研究背景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火灾情景下应急疏散引导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实施方案的研究概况和目标。

专题研讨中,日本GK设计集团上海公司总经理长田喜晃和营业部部长唐莹婷分别报告了日方在人员疏散行为模拟与空间设计领域的经验。胡隆华教授、黄锐教授针对疏散模型优化、多源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报告分析。农兴中总工结合实战需求,强调了成果转化的可行性要求与注意事项佘廉教授从城市系统性安全风险的整体性治理视角,提出大客流疏散要充分重视各环节的无缝衔接与一体化管理问题。邢继俊主任现场解读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的政策导向,强调团队应充分发挥中日双方技术优势,形成“理论 - 技术 - 装备 - 标准”的全链条创新成果,为全球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经专家组多轮研讨交流,一致认为项目方案紧扣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疏散痛点,中日合作基础扎实,技术路径清晰,具有重要的社会应用价值。

于威书记在会议总结中表示,学院将充分做好组织保障,要求项目组积极吸纳专家意见并多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继续深化与日本GK设计集团等国际伙伴的协作,确保高质量完成这一重点研发任务。

该项目的成功获批为国内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积累了经验,为学院继续打造下一个中芬合作国际项目奠定了团队基础、技术路线和管理模式,也为下一步学院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国际合作办学畅通了渠道。



作者:高玉娇

编辑:赵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