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地矛盾贯穿城市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人地矛盾的变迁推动城市治理的变革。徐州市贾汪区上世纪初期“依煤建城”,此后以煤矿为引擎,迅速扩展经济、拉动产业发展,但以煤矿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却造成了重大遗留问题:采煤塌陷地遍布全区,利用难、整改难,使人地矛盾一度激化。2001年“7•22煤矿爆炸事故”以来,面对资源枯竭、政策变动、可持续理念的重重压力,“百年煤城”贾汪不得不开始转变思路,寻求转型。面对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问题,当地政府决议将环境整治、农田复垦、文化传承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在权台矿和旗山矿塌陷地的积水湖区推行“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化建设模式,建成了“潘安湖”湿地生态和文化旅游公园,缓解了紧张的人地矛盾,创造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潘安湖”湖区的综合整治过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因地制宜、思路清晰、突出地区优势。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视角,分析贾汪区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整治路径、流程和方法,了解采煤塌陷地再利用和可持续的“贾汪经验”,能为重构人地协同的城乡发展模式启发思维、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采煤塌陷地的再生治理提供绝佳的参考范例。(作者:刘蕾)